科技创新、县域经济…政协委员热议高质量发展

 新闻资讯     |      2024-01-28 08:43

  科技创新、县域经济…政协委员热议高质量发展“关键词”1月27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0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县域经济、文旅产业、蓝天保卫战等“关键词”展开热议,为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坚持科技人才战略,以人才为本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源释放新质生产力。构建传统化石能源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创新的绿色发展路径,探索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新质生产力体系。抓住数字经济转型机遇,借助秦创原平台,加快传统商业模式数字化创新,构建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新质生产力体系,扩张数字消费空间,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依托航空航天、电力装备、数控机床、卫星及应用、光伏等领域的优势,形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为核心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体系。积极培育科技型领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参与政府部门政策编制和科技发展规划,参与技术创新决策。重点支持央企与陕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在数控机床、输变电、民用无人机、增材制造等领域融通创新、协同发展。

  陕西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尤其是钛、镁、钒产业具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积极对接部委,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支持产业做大做强。加强研发创新,注重培育高端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围绕产业集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敦实链主企业,依托园区聚集优势,形成完整产业链。丰富发展要素,优化杠杆调节功能,探索运作新模式。

  以优化实验室体系建设铸造“硬支撑”,构建科学中心技术基础。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强引擎”,构筑科技成果转化硬平台。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夯实“优保障”,拓宽成果转化融资渠道。以加大人才招引提升“软实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积极招引大投资、大规模、大牵引的项目,促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环境友好型项目竞相落地。开展县域主导产业“领跑者”企业培育工作,提升产业聚集水平,走“领军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路径。试点推行“市县同权”改革,构建市县一体化、扁平化审批机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实施层级的事项直接下放县级,加大放权赋能力度。实施县城设施更新提升工程,探索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承载力提升路径。

  科学布局乡村空间,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不断增加乡村“颜值”。畅通要素配置通道,筑牢和美乡村建设根基,推动现代生产要素、先进理念进村入户。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以机制创新赋能乡村振兴,构建“支部带领党员、党员凝聚群众、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格局。

  同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国家省市间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沟通交流。优化、增密国际货运班列,推进集装箱货运码头现代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持续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实现全方位互促共建。鼓励双方优质企业互相建立海外研发生产基地,不断开辟贸易新空间、新领域、新赛道。

  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300亿元,为实现万亿级文旅产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特色文化品牌体系,着力打造文娱演出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链、会展经济产业链、赛事经济产业链和出版发行产业链。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对标国际文化和旅游中心建设目标,以周、秦、汉、唐文化内涵挖掘拓展为重点,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体系。优化省内区域空间布局,以西安、延安、汉中等城市为锚点,提升关中历史文化旅游带、陕北民俗及红色文化旅游带、陕南自然生态旅游带发展水平。

  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要目标清单化,分解细化,列出清单,层层压实。着力在重点指标上突破,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健全省、市(区)、县三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规范预警启动、响应、解除流程。

  挖掘秦商精神的时代价值,发挥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心剂”功效。依托各领域拥有显著成绩的大型企业,整合陕酒、陕菜、陕饼等“陕字号”特色资源,宣传特色产品,打造新秦商品牌形象,重振秦商风采,引领产业链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