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阿哥阿妹情意长——探秘云南长诗中的爱

 新闻资讯     |      2024-01-13 22:17

  资讯|阿哥阿妹情意长——探秘云南长诗中的爱情故事1979年元旦,一部根据云南长诗《阿诗玛》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一时间火遍全国,男女老少都会哼唱一句“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云南,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的土地,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民间长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信仰、风俗和审美理想。《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长诗·云南卷》一、二、三卷的出版,为我们打开了解云南民间长诗的宝库,开启探秘之旅,感受云南民间长诗的风情美与传统之美。

  云南素有“歌的海洋”之美称。云南各民族向来能歌善舞,用诗歌艺术表情达意,他们的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经验也都用自己的诗歌来保存和传承。婚姻爱情是云南民间长诗的一个传统主题。在云南各民族间叙事长诗中,以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最多,也最精彩。

  彝族长诗《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勤劳勇敢、聪明美丽的主人公阿诗玛的事迹。阿诗玛与阿黑的爱情故事随着电影《阿诗玛》的上映而全球知晓,云南石林阿诗玛的回声神石峰也成了中外游客的打卡地。

  而傣族叙事爱情长诗《娥并与桑洛》被称为云南的“梁祝”,是一个现实的爱情悲剧,在傣族人民中比“梁祝”的故事更流行。长诗故事描写的是富翁之子桑洛为抗婚离家出走,结识了聪明、贤惠、美丽的娥并,他俩真诚相爱订了婚约。桑母是一个非常势利的老太婆,嫌弃娥并家境贫寒,不允许与桑洛成婚,桑洛无可奈何。后娥并由女伴陪去桑落家中,终被桑母害死,桑洛见之也自杀身亡。两个人死后,坟墓上长出了芦苇。芦苇的根缠绕在一起,一同扬花。桑母就把芦苇烧了,大火之中,升起了两颗星星飞上了天,一颗星出现在黄昏,一颗星出现在黎明。年年三月(傣历)两颗星相会在一起,是那么的明亮、美丽。

  傣族的另一首爱情长诗《召树屯》记叙王子召树屯与孔雀公主喃婼娜悲欢离合的故事。

  纳西族的《鲁般鲁饶》记叙了男女主人公朱古羽勒排与康美久命金一同在高山牧羊,向往外界,打算迁徙去远方,招到父母阻挠最后殉情的故事。反映了旧时代的婚姻习俗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摧残,以及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傈傈族的《重逢调》记叙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因为男方“给不起五头黄牛的聘礼,出不起三头水牛的聘金”,背井离乡做苦工,并不幸被卖做奴隶,十年后回乡却发现心爱的姑娘已被逼出嫁了。

  苗族的《金笛》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蒙自苗族聚居区。记叙了苗族青年扎董丕冉历尽艰辛斩杀魔虎营救恋人的故事。

  藏族的《斯玛珍与禾天本》记叙了出生于有钱有势的领主家庭的姑娘斯玛珍爱上了在牧场上相识的长得“像雪山上最雄伟的山峰”一样的奴隶禾天本。因为斯玛珍母亲的反对,其母用弓箭射杀了禾天本,在禾天本的火葬仪式上斯玛珍跳进火坑殉情。长诗反映了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青年男女对爱情婚姻自主的追求与向往。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在选编作品过程中,编者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尽量选编人口较少的特有民族的作品。其中,有22个民族创作了民间长诗,形成了云南诗歌史上一道别具风貌的人文景观。三卷共收录傣族、彝族、壮族、苗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瑶族、藏族、基诺族、佤族、德昂族、怒族、普米族、水族等十余个民族的78部长诗。

  民间长诗的生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悠久的民歌演唱传统;二是客观的需求,一些特定场合需要较长时间的演唱;三是优秀的歌手。云南许多民族都符合这三个条件,而且还有更深厚的长歌表现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生活及相关民族风俗、信仰和审美理想的传统,因此产生了大量民间长诗,丰富多彩,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结构完整,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民间文学单纯朴素的自然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时至今日,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傣族《召树屯》《娥并与桑洛》等,这些民间长诗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云南各民族中传承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

  经过众多编纂者的共同努力,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长诗·云南卷》三卷作品很好地反映了云南省民间长诗蕴藏量丰富、精品佳作多、地域特色显著的特点。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学瑰宝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更多的人了解云南民间长诗的魅力与价值,更好的推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左玉堂,男,彝族,中共党员,笔名左江、阿南,文学评论家、文学研究员。1938年12月出生于云南巍山县,196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专业,长期从事彝族、傈僳族等民族文学研究工作。曾任云南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山茶》常务副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云南民族报》总编辑、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为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大学时代,曾参加云南省文联组织的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到民族地区采风,其后即开始翻译整理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曾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1980年以来,主要从事民族文学理论研究,遍及民族文学期刊和从事民族新闻出版工作。曾翻译整理《猎歌》《种瓜调》《招魂调》《盖房调》等10部民间中长诗和《木必的故事》《光加桑的故事》等100多篇民族民间故事;著有《傈僳族文学简史》,与人合著《楚雄彝族文学简史》;主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毕摩文化论》;撰写发表《中国彝族毕摩文化》《迥然有别的创世历程与英雄业绩》等40余篇学术论文。